2022年12月7日,我院西部边疆讲坛第68讲在线上召开,本次讲座主题为《清代“北庭”寺庙观的社会风貌》,主讲人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鹏辉老师,会议由我院王启明老师主持。我院师生线上聆听了本次讲座。

王老师首先从地理与政治方面介绍了“北庭”,作为历史上中原与西域交流的重要门户,北庭是中央政府经营漠北草原和西域的战略基地,长期影响着西域政局和社会面貌,呈现出中国西北边疆农牧交错、族群交流和社会转型的历史形态。

至于清代北庭的来源,王老师将其与汉唐西域的都护北庭对标,认为它是清朝王室学习唐朝治理边疆的策略体现。借由对新发掘的考古材料与文本资料的研究,王老师言及北庭地区寺庙观在唐朝时的社会地位:与官府在劳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争夺关系。唐代北庭及庭州发展到清朝时,其历史空间主要体现为乌鲁木齐都统体制及地域,此时大量寺庙观存在于乌鲁木齐,呈现出儒释道三教相融合的局面,促进了社会文化的交流发展。

讲座结束后,王启明老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指出,进行历史研究时不仅需要重视考古资料的应用,而且应当拥有通史的视角,不可仅局限于收集某段历史的材料。随后,我院张伯国老师与王鹏辉老师就讲座内容进行了探讨和交流。在师生的热烈讨论中,本次西部边疆讲坛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