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14:30,师者周论第四讲在雁塔校区8104教室举办。王惠敏老师以《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资源及其应用》为题,介绍了口述史和她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访学经历。报告由我院副院长徐百永教授主持,我院全体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首先,王惠敏老师介绍了口传资料的重要性。她指出,19世纪前,口传资料是很重要的史料来源,许多珍贵的资料也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得以保留。这种方式更具亲历性、情感性,能够从多个角度呈现历史事件。
接着,王老师介绍了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她指出,口述史研究者通过文字记录、录音、录像等方式,从访谈对象那里收集、整理口传记忆和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并与文献资料进行比勘、互证。她强调,口述史既不等同于访谈本身,也不等于口传史料,而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新兴的学科。因此,对研究者的理念、思维和技术具有很高要求。同时,王老师结合自身的访学经历,给大家介绍了哥伦比亚大学的口述史研究资源,指出其重要的研究价值,也剖析了其存在的不足。
最后,王老师指出在应用口述史资料时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同学们了解口述史,在田野调查中利用好口述史,助力个人专业知识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