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17—18日,中国民族史学会第23届学术年会在青海西宁隆重召开。本次研讨会由中国民族史学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承办。来自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西藏社会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及博物馆系统的180余名专家学者参与了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的主题为“凝聚与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 大会围绕“中国民族史学科理论与方法”、“历史上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中国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考察”、“边地社会与族群流动”、“民族文物文化与文明”、“民族文献与历史书写”等具体议题在线上与线下进行深入交流讨论。

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我院院长王欣教授应邀出席此次年会,并作题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会主旨报告,报告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的是国内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一带一路建设”则是倡导世界各国之间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人类各文明之间的“融通”。此外,我院王惠敏老师和陈昱彤老师分别提交了题为《乾隆朝金川土司和土民的多元信仰世界——基于档案文献和田野调查的考察》《清代汉藏贡赐物品交流刍议——以达赖及班禅活佛系统为例》的论文,并在分论坛进行发言。

此次民族学年会的与会专家学者从多视角、多层面展开研讨,展现了中国民族史研究最新成果,既有深入的个案探讨,又有宏观的理论思考,研讨深入,理论前沿,达到了交流与切磋的目的,加强了学者之间的交流沟通,凝聚了学术队伍,促进了民族史研究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