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20日下午14:30分整,我院全体师生于院312室准时召开学术会议,本次学术报告由我院博士后王启明老师进行,徐百永老师主持会议。报告的主题为“晚清吐鲁番义学经费及其成效检讨”,主要包括六个板块:
第一,义学经费来源。王老师指出义学本为免费教育,至清代盛行,且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地租。而且义塾经费的绝大部分靠地方自筹,具体都吐鲁番,主要为房客与草头羊税收入,不敷部分则从省府发给各地的善后经费项下报销。第二,义学经费开支。指出义学经费主要用于塾师、生童、杂夫及笔墨费用的开支,与四季考课一样,义塾经费的开支也按照四季造报。第三,总体成效。虽然官府大力推广,但总体而言收效甚微。第四,收效甚微之因。接着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是教师水平有限;二是教学方法有问题;三是有的教师嫌贫爱富;四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南疆伊斯兰社会自有一套教育体系。第五,最后推进成效的改革。最终义塾即将被裁改,有识之士提出一系列改革措施。第六,结语。在文章末,王老师对于晚清新疆义塾教育总的评价,即:虽然从维吾尔族社会同一华化来看是失败的,但从中国历史来看,从培养知晓汉字的维吾尔族担任基层通知体制这一点上,义塾的教育还是有成果的。
我院黄达远老师、韩中义老师进行了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