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 研 成 果 名 称 |
第一作者 |
职称 |
出版、发表
使用单位 |
《晚清“新政”与新疆维吾尔族地区近代经济的萌芽》 |
周伟洲 |
教授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1期 |
《两汉时期新疆的经济开发》 |
周伟洲 |
教授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经济史第3期(2005年)全文转载 |
《我的史学研究与史学观》 |
周伟洲 |
教授 |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5年1期 |
西夏通史(第二、三章) |
周伟洲 |
教授 |
人民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
《黄帝与中华民族》 |
周伟洲 |
教授 |
载李凭等主编《黄帝文化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
《公元三至六世纪南方少数民族与长江中下游的经济开发——以三国吴越时的山越和南朝蛮族为中心》 |
周伟洲 |
教授 |
载李凭等主编《黄帝文化研究》,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8月 |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与中国民族观的嬗变》 |
吕建福 |
教授 |
《西北民族研究论丛》第4辑 |
《佛教世界观对中国古代地理中心观念的影响》 |
吕建福 |
教授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文摘》2005年第5期摘刊,《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9月 日摘刊,《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历史考古研究频道》2005年9月22日摘刊 |
《俗讲:中国佛教的俗文学》 |
吕建福 |
教授 |
《世界宗教文化》2005年第5期 |
《李土司先世辨正》 |
吕建福 |
教授 |
《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3期 |
《关于土族史研究中的若干问题》(上) |
吕建福 |
教授 |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
论“东突”分裂主义势力的形成和演变 |
李琪 |
研究员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05年第一期 |
独联体中亚国家的民族关系与地区安全 |
李琪 |
研究员 |
国家民委《民族工作研究》
2005年第二期 |
中亚局部变数中的民族宗教因素 |
李琪 |
研究员 |
《中亚形势与发展—全国第七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年8月 |
新疆和卓之乱与清朝的治乱 |
王欣 |
教授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年1期 |
新疆吐峪沟的民俗文化 |
王欣 |
教授 |
《西域研究》2005年3期 |
《回疆则例》研究 |
王欣 |
教授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5年3期 |
《清末外蒙新政述评》 |
樊明方 |
教授 |
《西域研究》 2005年 1期 |
《海山与1911年外蒙古独立》 |
樊明方 |
教授 |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05年4期 |
《德国世昌洋行在朝鲜半岛运米业略探》收入《中韩历史文化交流论文集》(第372-388页) |
韩中义 |
副研究员 |
华夏文化出版社(香港),2005年。 |
《1421:中国发现世界》(翻译十二,十三章,第168-189页) |
韩中义 |
副研究员 |
京华出版社,2005年。 |
《北亚史研究回顾》为《内陆欧亚古代史研究》第五章(第155-197页) |
合著 |
副研究员 |
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
《试论撒拉族族源》收入《百年撒拉族研究论文集》(第243-247页) |
韩中义 |
副研究员 |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
《撒拉族社会组织—“工”之初探》(同上,第304-307页。) |
韩中义 |
副研究员 |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
《撒拉族“孔木散”、“阿格勒”探讨》(同上,第317-322页。) |
韩中义 |
副研究员 |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
《撒拉族“阿格乃”初探》(同上,第323-327页。) |
韩中义 |
副研究员 |
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
《撒拉族谚语研究》((同上,第734-738页。) |
韩中义 |
副研究员 |
京华出版社,2005年。 |
《小经拼写体系及其流派》 |
韩中义 |
副研究员 |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5/3(第10-16页) |
《小经文献与伊斯兰教相关问题研究》 |
韩中义 |
副研究员 |
《世界宗教研究》2005/3(第59-71页) |
《试论十六国时期契吴山的地理位置》 |
吴洪琳 |
助理研究员 |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一期 |
《狯胡与(口厌)哒》 |
吴洪琳 |
助理研究员 |
《西域研究》2005年第四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