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本院概况 本院学人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学生天地 民族学讲座 制度建设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首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工作坊圆满举办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14  阅读次数:

2025年5月10日,首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工作坊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隆重举行。本次工作坊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与《西域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围绕“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研究”“丝绸之路历史文献研究”及“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研究”三大核心议题展开研讨。来自《西域研究》编辑部、南京大学民族与边疆研究中心、新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西北大学历史学院、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等9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15位专家学者应邀参与此次研讨。

一、开幕式

开幕式于5月10日上午8:10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敏行厅举行,由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王启明教授主持,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副院长徐百永教授与《西域研究》编辑部王文洲编审先后致辞。徐百永教授代表主办方对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丝绸之路研究兼具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并预祝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二、分组讨论环节

分组研讨环节分为四个专场讨论。

第一场“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研究”拉开帷幕,南开大学沈琛副教授对唐蕃会盟体制进行了考论;陕西师范大学韩香教授深入探究了龟兹乐、西凉乐与唐代宫廷狮舞之间的内在关联;暨南大学王庆昱副研究员则对唐鲜卑贵族贺兰尚同墓志所涉及的史事展开研究;西北大学裴成国教授从语言文字使用的独特视角分析了唐西州的民族融合状况。

第二场仍集中于“丝绸之路考古与文化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尹波涛副研究员探讨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石氏先世攀附与正统建构,以及这一过程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的紧密联系;西北大学黎镜明准聘副教授以昭陵六骏为切入点,生动讲述了其与所处时代的故事;陕西师范大学吾斯曼江・亚库甫教授将目光投向伊利汗国,研究了皇家畜禽管理改革及其产生的影响。

第三场“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研究”开启,南京大学特木勒教授通过考证相关证物,探究元代辇路走向;南开大学曲强讲师以波斯语文献《胜利之书》为核心,剖析14世纪末丝路局势下帖木儿朝对明朝的情报搜集情况;陕西师范大学张伯国副研究员对乾嘉时期布鲁特各部首领袭职制度展开系统考述。

第四场“丝绸之路历史文献研究”中,新疆师范大学白海提教授对《御制劝善要言》的察合台文译本及其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山西大学王科杰讲师探讨了“平准之际”的伊犁回众与白山派和卓的复起问题;陕西师范大学王启明教授则针对晚清吐鲁番同知的交代制度进行研究。

四场研讨中,报告人分别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研究视角分享了最新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与谈人针对报告人的学术成果进行点评,并提出修改建议。整个学术研讨氛围热烈、学术气息浓厚,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研究带来了诸多新思路与新启发。

三、闭幕式

在闭幕环节,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张伯国副研究员进行总结发言。他指出,本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具有重要学术意义,呈现出四大特点:其一,微观考据与重大历史叙事并重,学者们既深入解读了丝绸之路相关历史文献,又探讨了各民族间物质文化交流的具体案例;其二,充分挖掘丝绸之路多语种历史文献价值,与会专家论文涉及察合台文、波斯文、满文和藏文等多语种文献的分析、解读与利用,成为工作坊的一大亮点;其三,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与碰撞,与会专家研究方法多元,涵盖历史学、文献学、民族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促进了跨学科知识交流;其四,深入交流与热烈讨论相辅相成,从汇报、讨论到研讨环节,学术思想碰撞激烈,既有理论层面的思辨,也有具体研究方法的切磋。这种认真、平等、专业且富有思辨性的学术交流,是本次工作坊的宝贵财富。

最后,王启明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拨冗参会致以谢意,学者们带来的前沿学术成果,不仅为工作坊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更有力推动了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他还对《西域研究》编辑部和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给予工作坊的大力支持,以及所有参会专家学者和研究院会务人员的辛勤付出,表达了诚挚谢意。

至此,首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史”工作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



下一条:【西部边疆讲坛第96讲】:西北边疆民族史史料的多语文交汇现象

© 2010- 2018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版权所有
院长信箱:wangxin@snnu.edu.cn
院办信箱:myzxbg@snnu.edu.cn
地址:中国.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710062 )
电话:+86-029-853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