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本院概况 本院学人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学生天地 民族学讲座 制度建设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部边疆讲坛】第90讲:比传统西域更遥远的地方:元代对欧亚大陆的新认知与论汉文语境中的“大西洋”名称来源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4  阅读次数:

2024年12月1日上午9:00,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在雁塔校区文科科研楼312教室成功举办“西部边疆”系列讲座第90讲。刘迎胜教授以《比传统西域更遥远的地方:元代对欧亚大陆的新认知与论汉文语境中的“大西洋”名称来源》为题与边疆院师生们进行分享交流,研究院王欣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刘迎胜,供职于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现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元史研究会名誉会长,著作有《西北民族史与察合台汗国史研究》《丝绸之路》《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察合台汗国史研究》《古代中国与亚洲文明》等。刘迎胜先生继承了我国乾嘉以来西北舆地之学与欧美东方学的传统,精通多种语言,是活跃于当代蒙元史、内陆亚洲史、中国伊斯兰文化史、中外关系史等研究领域前沿、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学者。

讲座伊始,刘迎胜教授以现代中国对世界四大洋的称谓为切入点,特别指出大西洋的名称是纯中国式表述,与西方国家完全不同。他进一步阐明,古代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并非始于“大航海”时代,而是早已存在。在此基础上,刘教授展开了对“大西洋”一词起源的深入探讨。

随后,刘迎胜教授从马匹知识的大更新谈起,通过元代文献中关于“脱必察”骏马的描述,揭示了阿拉伯马种与蒙古马种之间的显著差异。此种骏马凭借其出众的外貌与惊人的速度,在元代贵族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被尊称为“大西马”。接着,刘迎胜教授对元代文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与研究,揭示了“大西”一词在该时期获得新的语义内涵,即超越传统西域的更遥远世界。他据此指出元代的中国人对西方世界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这一点在“大西”一词语义的演变过程中得到清晰的体现。

最后,刘迎胜教授在总结中再次明确指出,“大西洋”并非“大”与“西洋”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大西”一词派生而来,是“大西”与“洋”的结合体。他凭借对元代文献的深入挖掘与梳理,全面且细致地剖析了“大西洋”一词的起源以及该词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关键作用。

在会议圆满落幕之际,王欣教授对刘迎胜教授的演讲内容进行了总结,与会师生均表示受益匪浅。

上一条:“趣运动,正青春”——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导学杯”系列运动比赛精彩回顾 下一条:西部边疆讲坛第89讲:蒙古还是回部?元明西域察合台后王诸部的民族学考察

© 2010- 2018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版权所有
院长信箱:wangxin@snnu.edu.cn
院办信箱:myzxbg@snnu.edu.cn
地址:中国.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710062 )
电话:+86-029-853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