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本院概况 本院学人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学生天地 民族学讲座 制度建设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部边疆讲坛第89讲:蒙古还是回部?元明西域察合台后王诸部的民族学考察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03  阅读次数:

2024年11月30日18:30,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文科科研楼312教室成功举办“西部边疆”系列讲座第89讲。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刘正寅教授以《蒙古还是回部?元明西域察合台后王诸部的民族学考察》为题与边疆研究院师生们展开交流,研究院王欣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刘正寅,历史学博士,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长期从事中国民族史、西域史、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史、多语种民族志文献研究。出版有《中亚民族史》《族际认知——文献中的他者》《西域和卓家族研究》《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调查报告·墨玉县卷》等著,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民族志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首席专家,担任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中国通史》纂修工程《中国民族史》卷主编。

讲座伊始,刘正寅教授详细阐述了察合台等诸王在西域的封地分布以及察合台汗国势力的逐步扩张情况,生动讲述了15世纪前半期阿拉伯作家乌马尔与钦察人相互融合的历史过程。随后,刘教授将重点转向了米儿咱·马黑麻·海答儿·朵豁剌惕所著的《拉失德史》。在谈及回部问题时,他说明至迟在18世纪清朝编纂《西域图志》之前,西迁的蒙古各部已完全融入当地民族之中,成为“回部”的重要组成部分。

接着,刘教授讨论了语言、经济和记忆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角色。他提出语言作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更为根本的是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他同时指出,察合台后王诸部在融入当地民族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复杂而漫长的转变,历史记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讲座结束后,现场师生们与刘教授积极互动。最后王欣教授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讲座在师生们热烈的讨论和深刻的思考中圆满落下帷幕。

上一条:【西部边疆讲坛】第90讲:比传统西域更遥远的地方:元代对欧亚大陆的新认知与论汉文语境中的“大西洋”名称来源 下一条:西部边疆讲坛第88讲:政府与市场一一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

© 2010- 2018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版权所有
院长信箱:wangxin@snnu.edu.cn
院办信箱:myzxbg@snnu.edu.cn
地址:中国.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710062 )
电话:+86-029-853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