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本院概况 本院学人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学生天地 民族学讲座 制度建设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西部边疆讲坛第80讲: 再思“胞波”:华人移民、族群互动与中国崛起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4-04-24  阅读次数:


202441914:30,我院西部边疆讲坛第80讲在雁塔校区教学五楼5108开讲。本次讲座由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段颖教授主讲,讲座主题为《再思“胞波”:华人移民、族群互动与中国崛起》,我院副院长徐百永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段颖,中山大学人类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世界海外华人研究学会理事中国代表,中国民族学学会理事,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理事,中国少数民族文物保护协会文化遗产与人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家民委民族研究优秀中青年专家,广东民族宗教学会理事,长期从事东南亚社会与文化,缅甸、泰国华人社会研究、侨乡研究、族群研究以及边境和区域研究,出版专著《泰国北部的云南人——族群形成、文化适应与历史变迁》,并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讲座伊始,段教授解释道,“胞波”在缅语中意为同胞、兄弟,“胞波情谊”是周恩来总理与缅甸吴巴瑞总统共同确立的中缅关系。段教授结合自己的生活与考察经历,生动讲述了不同叙事中心下中缅关系的发展历程,并进一步聚焦于边境地区的商贸流动与族群关系,详细论述了现实中的“胞波情谊”。段教授指出,在缅华人逐渐形成了在商言商、关心却不参与政治、时时保持忧患心理的生存心态,同时,也有一部分缅籍华人以外商身份侨居中国,借助灵活的公民身份开展商贸活动。

接下来,段教授围绕曼德勒城市化过程、伐木问题、在缅中资企业等议题展开论述,指出了一些由中缅文化差异所引发的族群冲突现象。与此同时,中国在缅甸开展的华文教育、文化交流与公共外交等活动,有益促进了中缅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此外,段教授提到,后疫情时代,中缅边境由多元、灵活的管理方式转向标准化、高效的数字化治理模式,未来如何调整仍需关注。

最后,段教授指出,当下中缅关系正处于转型时期。在缅甸内部军政合法化危机背景下,新的族群矛盾与冲突也正在酝酿。段教授认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需要将顶层设计与底层思维紧密结合,只有通过国家与民间的双向助力才能实现增进理解、互惠互信,推动中缅关系良性发展。

讲座结束后,徐百永教授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总结,马强教授结合自身田野经历展开评述,师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段颖教授一一进行回应。至此,本次西部边疆讲坛圆满结束。




上一条:【师者周论】第45讲: 徘徊于经学与史学之间:王国维学术身份探析 下一条:《回鹘时代丝绸之路的唐朝遗产》 ——北京大学付马研究员莅临我院讲学简报

© 2010- 2018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版权所有
院长信箱:wangxin@snnu.edu.cn
院办信箱:myzxbg@snnu.edu.cn
地址:中国.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710062 )
电话:+86-029-853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