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5日下午,我院西部边疆讲坛第72讲在雁塔校区教学五楼5102教室开讲。本次报告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杨须爱教授主讲,报告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我院副院长徐百永教授主持本次讲座。

杨须爱,1978年出生,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学者,国家民委“优秀中青年专家”,兼任中华民族团结进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兼副秘书长、中国民族理论学会副秘书长等职。

讲座伊始,杨须爱教授引入了两个概念以便我们理解讲座的内容。其一是中国化的概念,而中国化又可以理解为“化中国”和“中国化”两个方面。其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概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马中化”的实践与产物,随国情和世情变化。
首先,杨教授回应了中华民族是否为实体、古今之民族和人口分布等若干节点性问题,并厘清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概念: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称呼,是简称和全称的关系。其次,杨教授以“四个共同”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来回应“中华民族”从哪里来的问题,继而梳理了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

接下来,杨教授从学理和道理两个角度剖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强调各族人民和价值引领。同时,杨教授以“四个必然要求”来回答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三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四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最后,杨教授阐明铸牢、建设的思想渊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同体思想/民族理论、中华文明大一统思想和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观,并进一步从目标任务、基本方法、基本原则、时间路径这四个方面回答了怎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问题。

讲座结束后,徐百永教授对本次讲座的内容进行总结与评述,师生们积极参与讨论,杨须爱教授一一进行回应。至此,本次西部边疆讲坛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