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5日下午,我院师者周论第十八讲在陕西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崇鋈楼闻道堂举行。吴洪琳老师以“山西考察记”为题,与师生们进行交流,我院全体师生聆听了此次报告。
吴老师从三个方面展开“山西考察记”报告。第一部分是考察缘起,吴老师提到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和集散地,是民族交融的大舞台,是北方草原文明和中原农业文明的交错地带。山西见证着历史,蕴含着文化,面对着挑战,是一个令人向往的省份。第二部分是考察路线,吴老师和学生们历经10天,由西安出发,自南向北依次前往芮城、万荣、稷山、洪洞、介休、平遥、太原、五台、代县、山阴、应县、大同、阳高、朔州、吉县和韩城等地进行考察。第三部分是考察详情,吴老师生动详细地从地理位置、历史起源与发展、相关史料记载等方面介绍了游历的各类历史古迹,以真实照片展示丰富的考察内容。
报告详细介绍了多座宫廷、庙宇、名楼。吴老师讲到,“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永乐宫为道教全真派三大祖庭之一,是我国现存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教宫观,以精美绝伦的壁画艺术、富丽堂皇的元代宫廷建筑享誉华夏。广仁王庙的现状颇为遗憾,仅留下唐代的戏台和大殿。现存的保存较完好的唐代木结构建筑有四座,即佛光寺、天台庵、广仁王庙、南禅寺,皆位于山西。祆神楼瑰丽壮观,是北宋文彦博为征贝州王则胜利而建;万荣东岳庙的飞云楼精巧夺目,被誉为“中华第一木楼”,展现了巧妙的木质结构。祆神楼、飞云楼、鹳雀楼与秋风楼齐名,被誉为“三晋四大名楼”。
报告提到多处墓葬、历史遗址、博物馆等。马村砖雕墓号称“宋金第一墓”,其中妇人启门图以暗红色的背景在砖砌墓葬中格外瞩目。基于此吴老师对相关历史古迹进行扩展,提到启门图多出现于两汉宋金时期,学界对于其内涵也有较多说法,例如解释为描述生活场景、象征生死相通之门、妇女生活写照等等。玉璧城遗址见证东魏和西魏分裂时的两次玉璧城之战,身处当地,依然能感受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张壁古堡位于介休市张壁村,是古代袖珍古堡,其错综复杂的军事地道颇为震撼。此外白草口段锯齿状的单层明长城、雨后初晴的方山永固陵,藏物丰富的山西博物馆、大同博物馆、气势恢宏的云岗石窟等都在报告中熠熠生辉。
报告结束后,韩香老师、马强老师、王欣老师从不同角度对山西历史遗迹进行了更加深入而广泛的讨论,对山西在民族融合、建筑、壁画等方面的历史遗迹表示极大的兴趣。此次报告在师生们对山西的了解与向往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