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本院概况 本院学人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学生天地 民族学讲座 制度建设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开展教工支部组织生活会——党的十九大报告与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科研工作的发展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09  阅读次数:

2017年11月8日下午3点30分,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工支部组织生活会在学院303召开,组织生活会由副院长徐百永主持,学院全体教工党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此次组织生活会以“党的十九大报告与民族学学科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发展”为主题,与会同志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及党的相关重要讲话、重要精神和重要理论,结合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科研发展实际情况,对研究院科研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并提出了他们的重要感想及观点。

首先,周伟洲同志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与研究院科研发展谈了自己的感想。他说到,十九大新时代新思想新规划,在科研过程中,尤其是民族与宗教研究方面,要认真学习并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括“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坚持学术、研究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原则。

接着,马强同志提到,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更加了解学术研究的背景,通过学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朝这个方向努力,使学术研究与主旋律相结合。在坚持做学术研究时,与政策落实联系,反思教学与研究,十九大报告则既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又提供了信心。最后他指出,研究院科研应坚持民族学的学科特点,坚定政治立场,坚持学习十九大精神,努力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做出贡献。徐百永同志由此提到了十九大关于民族宗教的一句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向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中国化方向,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然后,王超同志就怎样理解“十九大”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结合实际,对什么是“新时代”,什么是“四个意识”、“四个自信”进行了深入完整的分析。他以人民的“三个感”理解新时代,即在新时代,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接着提到“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并从中正确领会到十九大报告的意义;接着提到要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深化民族团结和进步,坚决反对和防范各种民族分裂活动。最后提到坚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做好教育。

对以上观点,周伟洲同志补充谈到:“总的说来,一方面,学习十九大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进入了新时代,则要结合现实继续进行学术研究,我们的研究就是为了达到民族进步、团结,这从马长寿先生以来就一直如此,像如今研究‘一带一路’,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也是如此”。

接着,王启明同志主要就“十六字”理论、文化自信和新党章的修订三个内容进行了分析,并结合科研院科研发展实际进行探讨;谢光典同志通过回顾研究工作,提到研究与发展需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为民族团结与发展做出贡献;许鹏同志就研究院未来发展提出了拓宽途径、举办较大规模学术活动的观点;刘军君同志结合田野实践,提出希望今后能田野过程中继续发挥的思想引领作用。宋捷同志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与自身工作岗位,提出支部活动与学习的常态化,增强主动学习意识与责任感深刻理解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报告精神上来,用报告精神指导工作,把报告精神转化为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引领学生的实际行动。努力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切实做到与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深入推进十九大精神的宣传和教育。吾斯曼江同志结合党的十九大报告与自身实际、研究院科研发展,提出作为党员应学习重要精神与讲话,结合实际,进行研究与发展,为社会发展服务,并维护民族团结;同时,认为学好普通话非常重要。

最后,徐百永同志对会议进行总结。本次教工支部组织生活会除了对党的十九大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外,还结合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科研发展实际,对学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两个方面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探讨。

            

                              

上一条:我院举行博士后中期考核 下一条:第十八届马长寿民族学讲座纪要——《多语种档案史料在17世纪蒙古史研究中的应用》

© 2010- 2018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版权所有
院长信箱:wangxin@snnu.edu.cn
院办信箱:myzxbg@snnu.edu.cn
地址:中国.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710062 )
电话:+86-029-853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