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本院概况 本院学人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学生天地 民族学讲座 制度建设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我院召开民族学学科建设座谈会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7-11-07  阅读次数:
 

作为我校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成立学术活动的一部分,我院于116日下午召开民族学学科建设谈论会,邀请内蒙古大学原副校长、蒙古学研究中心主任齐木德道尔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郝时远研究员、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大正研究员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主任苏发祥教授出席,为我校民族学学科建设事宜给予指导与建议。我院资深教授周伟洲先生、院长王欣教授、马强教授、韩香教授以及副院长徐百永副教授、杨东宇副教授、王启明副教授和办公室主任宋捷老师参加了本次座谈会。

王欣院长首先代表研究院对四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就我院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研究成果、师资力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周伟洲教授则以学术传承为重点,介绍了我院以民族史为基础,全面加强民族学学科建设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郝时远研究员对我院民族学学科的传统与现状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尤其是周伟洲教授主编的《西北民族论从》在民族学研究领域影响广泛。郝时远研究员认为,民族学学科建设必须要有母体意识,梳理学科自信,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应该与时俱进,做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族学。研究机构与研究者必须要有意识的坚守自己的阵地,坚持自己的学科立场。他认为,一带一路的发展离不了民族学的支持,民族学对边疆的历史、民族文化的研究是我们了解一带一路的基础,而一带一路建设也是对边疆地区文化力量的一种传递与弘扬。

齐木德道尔吉教授指出,当下的民族学研究不再是一般民族问题的研究,民族学学科发展到今天,不再单单是上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的问题;学科的发展需要互相的支撑与支持。中国如此多的民族,应该达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共同打造中华民族。

苏发祥教授认为我国民族学学科发展多年,总结民族学发展体系十分重要和必要。民族学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还是历史研究的缺乏;学习民族学要加强对民族史的基础学习,而这一点正是陕西师范大学民族学学科的特色与优势,更有必要坚持和发扬。

马大正研究员就边疆学的学科发展与理论建构情况做了介绍,认为要坚持学术与学科发展的定力。他指出,边疆学的发展现在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内容仍不系统、仍不完善;边疆学理论是边疆学的基础;边疆治理是边疆学研究的切入点,其中既有古代又有当代,是个很大的研究范围,任重而道远,需要大力普及。学者不要仅仅埋头于自己的阳春白雪,还要认识边疆、关注边疆,宣传边疆。他还建议我院将马长寿先生的所有论著编成全集出版,将老一代的学术传统发扬光大。

与会的四位专家充分肯定了我校民族学学科建设所取得成就,并就我校民族学学科建设的发展路径与特色建设的方式方法发表很好的意见,表示要借助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的平台建设,大力支持我校一流学科建设。我院全体会与教师均表示,十分感谢专家们的指导和意见,共同努力促进我国民族学与边疆学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

上一条:第十八届马长寿民族学讲座纪要——《多语种档案史料在17世纪蒙古史研究中的应用》 下一条: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每周学术报告之(四)

© 2010- 2018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版权所有
院长信箱:wangxin@snnu.edu.cn
院办信箱:myzxbg@snnu.edu.cn
地址:中国.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710062 )
电话:+86-029-853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