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香,女,1969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汉族。199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历史系,同年考入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研究生,师从周伟洲先生学习中国民族史,1995年获中国民族史硕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6年考取西北大学历史学专门史的博士研究生,继续师从周伟洲先生,1999年获历史学专门史博士学位。2001年调入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工作,现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北民族史、中外关系史等的科研及教学工作。目前为止,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主要致力于西北民族历史与文化、丝绸之路上的考古与文化、中西文化交流史等的研究。
邮箱:hxiang@snnu.edu.cn
教育经历:
1988—1992 新疆大学 历史学学士
1992—1995 西北大学 中国民族史硕士
1996—1999 西北大学 历史学·专门史博士
国内外访学:
2006年9月—2007年7月,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1年4月—2012年4月,英国伦敦大学学院(UCL)考古系访问学者。
学术兼职:
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
著作:
1、《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2、《两汉迄五代中亚胡人的来华及活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3、《波斯锦与锁子甲:中古中国与萨珊文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年。
4、《西北少数民族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合著),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5、《丝绸之路大辞典》(分编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增订本《丝绸之路辞典》(分编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
6、主编:《华夷会同:多元文化与民族融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
论文:
1、《试评近年来新出版的三种突厥史专著》,《西域研究》1994年第2期。
2、《试论早期鲜卑的萨满崇拜》,《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第1期。
3、《试论“使匈奴中郎将”的来源及演变》,《新疆大学学报》,1995年第1期。
4、《论任尚》,《青海社会科学》1995年第3期。
5、《清代察哈尔蒙古的西迁及其对新疆之开发》,《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6年第3期。
6、《魏晋南北朝陕西少数民族的分布及姓氏》,《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4辑,1997年。
7、《从出土的玻璃器看唐代长安与中亚之文化交流》,《西北大学史学丛刊二》,1998年。
8、《唐代长安中亚人的聚居及汉化》,《民族研究》2000年第3期。被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0年第5期全文转载。
9、《从西安出土的金银器看唐代所受中亚文化之影响》,《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8辑,2001年。
10、《隋唐长安中亚人考索》,《人文杂志》,2001年第3期。
11、《回鹘史研究的一部新作—〈回鹘文契约文书初探〉》,《西域研究》2002年第2期。
12、《隋唐时期长安与中亚的交通》,《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2年第2期。
13、《动荡与发展—七世纪中亚的历史与文化》,《经典杂志》(台),2003年第7期。
14、《唐代长安译语人》,《史学月刊》,2003年第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03年第3期全文转载。
15、《宁夏同心县城回族风俗习惯现状调查》,《西北民族论丛》第3辑,2004年。
16、《唐代外来宗教与中亚文明》,《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宗教》2006年第6期全文转载。
17、《吐鲁番出土衣物疏中“石灰”探析》,《中华文史论丛》2007年第4期。
18、《吐鲁番新出洪奕家书>研究》,《西域文史》第2辑,2007年。
19、《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的奠基之石—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丛书>评述》,《西北民族论丛》第6辑,2008年。
20、《唐陵石雕鸵鸟与中西文化交流》,《乾陵文化研究》第4辑,2008年。
21、《鸵鸟及鸵鸟卵传入中国考证》,《西域研究》,2009年第3期。
22、《联珠纹饰与中西文化交流》,《唐史论丛》第11辑,2009年。
23、《唐代长安的旅舍》,《唐研究》第15卷,2009年。
24、《陕南宁强、略阳等地氐、羌遗风历史溯源》,《西北民族论丛》第7辑,2010年。
25、《唐代吐谷浑的迁徙及其在陕北地区的活动-延安市出土李良仅墓志研究>》,《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1年第1期。
26、《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何家村出土玛瑙杯与中西文化交流》,《西北民族论丛》第8辑,2012年。
27、《两汉时期中亚人的东来及活动》,《西北民族论丛》第9辑,2013年。
28、《五代十国时期中亚胡人在内地的活动》,《青海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29、《魏晋南北朝时期中亚译经僧在内地的活动》,《宗教与历史的交叉点:丝绸之路》,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
30、《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域贾胡在丝路沿线的活动》,《西域研究》2014年第1期。
31、《中西文化的交融与借鉴—唐武惠妃石椁“胡人驯兽图”再探讨》,《唐史论丛》第19辑,2014年。
32、《隋唐时期入华中亚胡人的职业阶层与活动舞台—以长安为中心》,《西北民族论丛》第10辑,2014年。
33、《隋唐西使活动与西域经略》,《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4年第4期。
34、《唐代入华中西亚胡人宗教信仰的变化》,《西北民族论丛》第12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
35、《理解粟特文明的一把钥匙—读荣新江教授新作<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西北民族论丛》第13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年。
36、《不睹皇居状,安知天子尊-唐长安城外郭城诸门的地位及功能》,《长安学研究》第1辑,科学出版社,2016年。
37、《唐朝境内的波斯人及其活动》,《中国边疆学》第5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6年。
38、《中古胡人驯狮现象与唐五方狮子舞—以图像学视角为中心》,《唐研究》第22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
39、《从波斯到中国—丝绸之路上来通角杯的传播与变迁》,《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第一辑,商务印书馆,2017年。
40、《魏晋南北朝时期长安与佛教》,《西北民族论丛》,第15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
41、《唐代来华波斯商贾与海上丝绸之路》,《西北民族论丛》,第17辑,社科文献出版社,2018年。被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2019年第3期全文转载。
42、《波斯锦与锁子甲—西亚文明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西北民族论丛》,第19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
43、《“文明碎片”里窥见一个胡汉中国》,《中华读书报》2020年8月26日09版(书评周刊)。
44、《中西亚印章及艺术的东传》,《西域研究》2020年第2期。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8期全文转载。
45、《2017年丝绸之路考察纪行》(二作),《中国人文田野》第9期,2020年。
46、《探索文物背后的胡汉关系史—读<新出土中古有关胡族文物研究>》,《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刊》第二辑,2021年。
47、《我心中的“译语人”—纪念耿昇先生》,《耿昇先生与中国中外关系史研究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
48、《粟特人与中古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印章(珠饰)传播》,《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粟特研究专号》第9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
49、《风云历程—中瑞西北科学考察团与近现代新疆之气象事业》,《丝绸之路考古》第7辑,科学出版社,2023年。
50、《<从张骞到马可波罗>:丝路研究新华章》,《中华读书报》2023年2月6日“书评周刊”。
51、《中国史籍中的矮人群体—以侏儒、僬侥与短人为例》(二作),《暨南史学》第26辑,暨南大学出版社,2023年。
52、《一位瑞典医者的西北科考之旅—赫默尔与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大漠长云:黄文弼先生诞辰130周年纪念文集》,凤凰出版社,2024年。
53、《古代水利体现中华文明辐射力》(二作),《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6月11日。
54、《丝绸之路与中外关系史研究—访周伟洲先生》,《中国史研究动态》2024年第5期。
55、《从丝绸之路看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二作),《陕西日报·理论版》,2025年5月23日。
译著(文):
1、《一个英国商人的冒险》(合译),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
2、《塔米姆·本·巴哈尔的回鹘之行》,《新疆文物》1994年第4期。
3、《安瑙印章及其引出的问题》,《西域文史》第6辑,2012年。
主持项目:
1、2021年,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陕西汉唐中亚胡族遗迹调查、整理与研究”(21YJA850003)。
2、2021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子课题“中原地区与西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图像史料整理与研究”(LSYZD21005)。
3、2023年,主持国家民委委托项目“出土文物所见隋唐五代时期多元文化与民族融合研究”(2023-GMI-078),(已结项)。
4、 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中古中国与波斯文明”(编号15XZS013)(已结项)
5、2014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丝绸之路民族与宗教历史地理信息系统”(编号14ZDB031)(已结项)。
6、2006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两汉迄五代中亚胡人的来华及活动研究”(编号06CMZ004)(已结项)。
7、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波斯与中国—三至九世纪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已结项)。
8、陕西省社科基金项目“唐代的外来宗教与中亚之关系”(已结项)
获奖情况:
1. 专著《隋唐长安与中亚文明》曾于2009年获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06-08-09-2-E058)及2009年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09LKG29)。
2. 专著《波斯锦与锁子甲:中古中国与萨珊文明》获2025年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3.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完成的著作《西北少数民族的多元文化与西部大开发》获第六届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教社科证字(2013)第700号 )。
4.参编的《丝绸之路大辞典》(分编主编)获陕西省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06-08-09-1-E054),增订本《丝绸之路辞典》(分编主编)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教社科证字(2024)第045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