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25日,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2018年学术年会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鄂托克前旗城川民族干部学院顺利召开。本届年会以“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民族政策的发展”为主题,围绕民族团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政策变迁等方面进行交流与探索。
中央统战部二局副局长路晓峰,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副司长杜宇,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会长金炳镐,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麻国庆,以及来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社科院、石河子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5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年会。
开幕上,路晓峰在讲话中指出,一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党的民族政策的巨大成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总体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相关政策、民族团结政策、民族文化政策、处理涉民族矛盾和纠纷的政策、民族干部政策等领域工作都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说明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与时俱进的,也是完全符合民族问题根本规律的。二要充分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民族理论政策的研究工作,从而解决好民族工作的立场问题、观点问题和方法问题。三要为新时代民族理论政策研究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面对新时期我国民族工作呈现“五个并存”的时代特征,建议与会专家、学者就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应该出台什么样的政策措施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现现代化,正确处理统一与自治,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差异性和一致性的关系,做好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工作等课题进行讨论和研究。
麻国庆在讲话中说,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自治地方,经过70多年的发展,铸就了“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优良传统和独特经验,成为“模范自治区”。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把换届后的第一次年会安排在城川这片红色沃土上召开,是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不忘初心的重要选择,寓意深远。希望与会专家、学者借助学术研讨之后的学术考察活动,亲身感受自治区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内蒙古的沧桑巨变,深入领悟革命老区的光荣传统,接受红色革命的洗礼,相信通过学术考察,一定会对今后深入开展民族政策研究铺就更亮丽的底色、注入更鲜活的动力。
年会期间,与会专家、学者除了围绕本届年会主题进行发言外,还在鄂托克前旗部分参观点和“1+6”红色培训教育基地进行了学术考察。我院吴洪琳教授、徐百永副研究员参加了此次会议。徐百永副研究员还作了题为“中国共产党有关西藏宗教的认知演变与改革研究”的主题发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