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威供稿】
2015年9月7日晚上,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张泽洪教授来我院做学术报告。张泽洪教授是博士生导师,985工程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学术带头人,主要从道教和少数民族宗教研究。我院王欣院长主持了此次报告会,黄达远教授担任评议人。
张泽洪教授以《民族学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为题,主要以西南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田野调查为例,指出民族学、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对于本专业的学科意义,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民族学和人类学的学科特色;张教授还回顾了民国时期的前辈学者在从事田野调查过程中的种种艰辛以及取得的成绩;然后,张教授从民族学调查的方法出发,对主位和客位调查法以及做调查前需要的准备工作、过程管理、信息保密以及如何完成写作都做了说明。他指出,只有与受访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才能够获得比较可靠的一手资料,因此,在语言、文化沟通方面,都需要调查者提前做好准备,而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帮助受访对象完成他们的心愿,留下良好的印象,这个良性互动过程是保证田野调查能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条件。
黄达远教授高度评价张泽洪教授在学术上的严谨和成就,回顾了自己在张教授指导下在川大从事博士后研究的经历,指出民族学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研究与当前的“快餐式”的世俗化研究不同,需要能够用非功利化的心态进入田野,发现地方性知识和获得人生的思考、乐趣。王欣院长则对张教授梳理的学术史表达了兴趣,指出在西南民族研究方面,著名学者、本院的学术创始人马长寿先生也曾经冒着风险,多次进入彝族地区做调查,这一成果还未被深入认识。
参会的研究生同学也参与了学术讨论,张教授一一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