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日至7月15日,由四川大学西部中国研究中心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中心主办、四川大学中国藏学研究所承办的“第一届藏文梵文研习营”在成都开班。研习营旨在通过藏文梵文文献资料的研读,帮助营员提高藏文梵文专业语言运用能力,开拓国际化学术视野,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哈佛大学范德康教授、剑桥大学海德噶·丁伯格教授、牛津大学阿阇黎·启昼教授以及来自四川大学中国藏学所的徐君教授、罗鸿教授、张延清副教授、玉珠措姆副教授、许渊钦副教授为此次研习营准备了相当丰富的课程内容与专题讲座。我院17级硕士研究生王怡琴通过遴选成为本届研习营的正式学员,前往四川大学“第一届藏文梵文研习营”学习。

研习营的课程学习中,王怡琴同学参与了中级藏文课程:《智慧空行母索南珍第三世转世曲吉准玛传(1422-1455)》的研读。课程教授学者专业性强,参与学生活跃度高。授课教师丁伯格教授在对于藏文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十分注重实地的田野调查,将史料记载的地名区域一一进行实地勘察和走访询问,并且采用同一时期的其他文献资料来进行佐证以力求解读内容真实准确,灵活运用了多种学科的研究方法。在这样一本藏传佛教女活佛传记中,丁伯格教授还着力于分析其中女性在藏族宗教、世俗生活中的角色与地位。讨论文献文本翻译时,不同学术背景的同学对于文献内容也有不同角度解读,提供了多元、发散的思维方式。

除藏文课程外,王怡琴同学还参与了关于法藏敦煌文献中的藏文写本、三江源生态、人类学视野下的国外藏学研究和藏学研究中的地方史研究等专题讲座。在这些讲座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外藏学研究的发展潮流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但同时藏学研究也存在瓶颈与桎梏的现状,需要研究者们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为藏学研究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