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5日下午14:30,我院在雁塔校区教学五楼5104教室成功举办了“师者周论”系列讲座第48讲。韩香教授以《丝路考察之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之行》为题与边疆院师生们展开交流,我院马强教授主持本次报告。

讲座伊始,韩香教授首先向与会师生分别介绍了本次中亚地区考察之行的团队成员,详细介绍了中亚考察行经路途之中的所见所闻,着重强调了中亚在丝绸之路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她指出,中亚作为古代东西方交流渠道的重要地带,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特色的民俗风土人情、复杂的自然景观演变在丝绸之路研究中占据着极其关键的位置。

其次,韩香教授深入细致地描绘了她在乌兹别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的广泛考察之旅。这次中亚考察之行的每一站都是时间与文化的深刻交汇,是自然与人文的浪漫交融,是过去与未来的碰撞交织,诉说不为人知的历史篇章与文化故事。

随后,韩香教授通过生动的讲述,带领师生们跨越时空的界限与阻碍,穿梭于古老的城市与遗迹,回顾着过去的辉煌与没落。她着重提及了咸海生态危机,呼吁大家在关注咸海周边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不能忽视其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此外,韩香教授还还分享了在考察过程中遇到的有趣见闻,以及这些经历对她学术研究的启示。

最后,韩香教授分享了她本次中亚考察之行的所思所感:她充分感受到了中亚地区丰厚的历史底蕴、深入了解了中亚当地人民的风俗习惯、切身体会到了一带一路蕴含的中国元素。韩香教授还联系自身治学经历,谈到了学术研究过程中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既要重视图像资料,又要关注语言作用,既要扩展文献阅读,又要践行实地考察。韩香教授鼓励在座的师生们要敢于走出舒适区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乐于拓宽学术眼界,并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机会带领大家走出书本、走出“象牙塔”、走出国门,去亲身触碰不同文化的独有魅力。

讲座结束后,我院马强教授对韩香教授的讲座内容进行总结。他强调,若不具备深厚的中亚史、中西交流史及中外关系史的学术根基,难以全面理解、把握、发掘中亚地区众多城市研究背后所承载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最后,马强教授鼓励大家要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站在全球高度,树立世界视野,深化国际研究,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堡垒,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