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首页 本院概况 本院学人 科学研究 学科建设 学生天地 民族学讲座 制度建设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您现在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师者周论第十五讲:《从神龛到庙宇:海岛民间信仰体系与区域社会整合》

作者: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4-28  阅读次数:

 2021年4月28日下午 14:30,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师者周论”第十五讲在雁塔校区崇鋈楼思齐堂举行,王娜老师以“从神龛到庙宇:海岛民间信仰体系与区域社会整合”为题,与在座师生进行交流,我院全体师生到场聆听本次讲座。

 讲座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王老师简单介绍了伶仃洋海域的中转岛——淇澳岛。第二部分,王老师介绍了淇澳宗教信仰体系——三重空间。 除此之外,老师也介绍了天后宫、观音阁、蔡二将军这三个村里的南无阿弥陀佛的碑,龙皇庙、关帝庙等。王娜老师指出,岛中心的庙往往最为重要,而处于海边的地位稍弱。淇澳岛不只有信仰体系中常见的庙宇,还有一些私人庙宇,这些庙宇是为了祭祀遭遇海难的人,同时也为了保护村民。第三部分,王老师介绍了信仰空间的祭祀活动。第四部分王老师重点讲述信仰体系与区域社会整合,首先介绍了在民间信仰与社会整合方面有所研究的学者,国外以王斯福、武雅士、韩明士、魏乐博等为代表,在国内以顾颉刚、庄孔韶、麻国庆、林美容、周大鸣等学者为代表。她指出淇澳岛三重信仰空间以同心圆模式逐层扩大形成整合,成为了海岛社会整合。淇澳岛与岛外周边沿海村落的整合,特别是港澳地区的整合,成为了区域社会整合。在最后部分,王娜老师通过对淇澳岛的考察,构建了“家、社、庙各自为单位的祭祀圈——整个海岛的信仰体系——区域社会文化体系”的整合路径,也提出了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考。

 讲座的最后,马强老师点评了王娜老师的讲座内容,在座师生对“淇澳岛坛跟庙的关系”“淇澳岛信仰体系反映出来的社会体系”等命题进行热烈讨论,讲座在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上一条:师者周论第十六讲:《清代西藏噶伦丹津班珠尔的内地之旅》 下一条:我院开展“知史爱党·教育报国”党史理论学习及知识竞赛

© 2010- 2018 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版权所有
院长信箱:wangxin@snnu.edu.cn
院办信箱:myzxbg@snnu.edu.cn
地址:中国.西安市长安南路199号 (710062 )
电话:+86-029-853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