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16日下午,四川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孙勇教授受邀,于崇鋈楼敏行厅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面向南亚的中国西藏地缘政治与经济”的学术报告,报告由我院副院长徐百永老师主持。
首先,孙勇教授指出“地缘政治”是西藏与南亚研究中的前置性问题。地缘政治实际上是在地理和政治结合后,在决策上的产物,决策者把地理因素看作是影响甚至决定国家对外政策的一个基本因素。孙勇教授介绍了在传统地缘政治学世界岛说和世界核心区域中南亚和西藏的位置,并详细阐释了地理因素对政策、国际关系的影响。近代背景下,尼赫鲁《印度的发现》一书中“大印度联邦”、“印度中心论”等观点是印度抵御中国的地缘政治设想源流,影响着中印两国关系的改善,也影响中国西藏面向南亚建设大通道的地缘选择。
随后,孙勇教授用剪刀的例子生动形象地解说了中印两国近乎对等地拥挤在亚洲主体板块,两国“合力最小”。由于历史和地缘政治的原因,印度对中国 “一带一路”倡议狐疑和抵制的地缘政治因素过大,从而压制了地缘经济的取向。西藏参与一带一路愿景应该夯实中间配合两端——在中间夯实西藏自身的基础,外出尼泊尔;对西北配合新疆外出南亚的巴基斯坦,对西南配合云南外出孟加拉、缅甸。孙勇教授指出西藏自身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还存在着认识上的问题,西藏应积极寻找破局的措施。
最后,孙勇教授提出研究西藏与南亚的地缘关系中的存在几个问题。他指出炒热喜马拉雅文化圈话题利大于弊;西藏在处理面向南亚的地缘关系时,必须要有全国一盘棋的观念,政界和学界要尽可能避免出现胸中点子多的窘况。孙勇教授鞭辟入里的讲座启发了师生对“一带一路”的风险评估、智库建设等问题进行讨论,师生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