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4日,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与《西域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2025年西北边疆研究工作坊:清代新疆的‘治’与‘安’”在西安圆满举办。

开幕式由王启明教授主持。首先,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院长王欣教授在致辞中强调了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边疆治理中“治”与“安”思想的重要意义,以及深化边疆研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作用。

继而,新疆社会科学院《西域研究》副主编陈霞老师表示编辑部很荣幸能参与主办此次活动,期望通过研讨清代新疆的治理实践与安全经验为当下边疆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第一场以“大一统与民族交流”为主题,由山西财经大学贾建飞副研究员主持。苏州大学侯德仁副教授以清代西北边疆史地典籍为切入点,剖析其中蕴含的大一统思想;大连民族大学吴阿木古冷老师从环境史视角,探讨了清朝平定准噶尔与统一西域的过程;兰州大学赵维玺教授围绕晚清收复新疆事件,阐述其对当地民族国家认同和共同体意识形成的推动作用;新疆师范大学魏晓金老师从基层社会切入,分析清朝在“大一统”框架下重建并维护吐鲁番地区基层治理秩序的举措;陕西师范大学张莉教授对清代新疆环境的研究路径、方法及未来方向进行了探讨。

第二场以“法制与文化”为主题,由兰州大学赵维玺教授担任主持。山西财经大学贾建飞副研究员对回疆伯克在命案司法中的社会角色与作用进行了探讨;新疆警察学院赵卫宾副教授对清代新疆御赐图籍展开了研究;新疆大学白京兰教授从近代中国新疆省制的宪法文本出发,对其意涵进行了深入探究;西北大学丝李刚老师利用回部王公档案,探讨了其中的秩序重建问题;山西师范大学鲁靖康副教授对清代新疆建省前后的戏曲政策进行了研究。

第三场以“行政与税收”为主题,由湖南大学章成副教授主持。陕西师范大学王启明教授对辟展办事大臣的设置情况进行了考论;新疆大学吴轶群教授深入分析了清代新疆“厅”的特点及其成因;四川大学廖文辉副研究员从危机与应对角度探讨了道光时期两次回疆之役的军饷筹措与善后经营问题;山西大学刘锦增副教授探讨了咸同之际新疆的商税问题;新疆师范大学阿不力克木·阿布都热西提副教授以百谷草木之名称为例,对《钦定西域图志》所载回语土产名称进行探析。

第四场以“边防与安全”为主题,由四川大学廖文辉副研究员主持。陕西师范大学张伯国副研究员对乾嘉时期布鲁特首领的袭职制度展开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徐维焱博士后探究了清带南疆善后中的城防建设情况;湖南大学章成副教授对光绪朝中叶新疆系列交涉案与清廷西北边疆治理理念的递嬗进行了探讨;南开大学沈雪晨讲师对《1873年出使叶尔羌报告》的东方学政治建构作做了细致的研究。

在圆桌讨论中,与会者围绕如何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清代新疆研究议题展开。首先,新疆社会科学院《西域研究》编务主任李文博指出,学术研究需以问题意识为导向,并以此明确研究的目标与重点;同时积极探寻契合研究议题的合适视角,为深入剖析问题提供有效切入点。其次,陕西师范大学张莉教授指出新疆历史地理研究仍有许多可待挖掘的内容,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关注,并在坚守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寻求与不同研究方向的结合与创新,产出深刻而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清代新疆研究提供更多可能性。继而,新疆社会科学院《西域研究》副主编陈霞老师指出当下学者要把握良好的时代机遇,不断寻求议题与学术的新突破。最后,山西财经大学贾建飞副研究员建议学者们尝试跳出以往学术研究的框架,注重多语种资料在边疆研究中的重要性,以开辟新的研究视角和问题。

最后,王启明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此次学术思想的碰撞与交流意义非凡,不仅对研究者个人的学术研究提供新参考,亦为清代新疆研究的发展与突破贡献重要力量。并希望该学术工作坊能够延续,成为学界同仁今后学术交流与探讨的平台。
